台灣多樣化的歷史地理環境,在不同時期留給我們不同風格的文史建築遺產。然而無論官方民間,常有古蹟文物因為缺乏經費維護,面臨到無情的拆除,或是在申請保存階段,遭到不明原因的火災毀損等等。
走遍了全世界,感觸最深的是看到其他國家對歷史文物的用心保存。反觀台灣,對不同階段的文物、先民們的遺澤,所做的保存相當有限,僅存的有限歷史文物每每遭到不可逆的破壞,真是令人痛心。這樣的處置除了影響文化傳承外,喪失了觀光資源需有獨特性、唯一性,也不利於觀光產業的長遠發展。
拆除本地獨有的特色建築,將之改建成隨處可見的現代建物,是否能為觀光產業帶來真正的效益?或是選擇將古蹟活化再造,讓文化傳承與地方產業發展共存共榮?
延伸閱讀:
油廠社區文化生態保存協會
http://tinyurl.com/pkq7649
武德殿振武館【文化部地方文化館】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eTuanFaRenGaoXiongShiJianDaoWenHuaCuJinHui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ocal/paper/858394